学校语文教师组织集体备课,我分工的主备课文是法国都德写的小说《最后一课》,这是传统名篇,我已执教过多遍,可以说对内容和教法都比较熟套,觉得备课也备不出个什么新花样儿来,所以就没怎么郑重其事。但事实上,集体备课使我深受启发,别有所感。
一、研讨过程发言择要
集体备课研讨会上,先是由我说课,我胸有成竹地把自己的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和盘托出,接下来就是教研组的老师逐个发言进行研讨。
(一)关于导语设计
笔者设计的导语是:同学们,1870-1871年,法国和普鲁士王国之间发生了一场重大战争,结果以法国的失败而告终,战后,法国东部的阿尔萨斯与洛林省被割让给普鲁士王国。法国著名小说家都德写的小说《最后一课》就是以这一历史事件为背景,表现阿尔萨斯人民沦为异族奴隶的痛苦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好,下面咱们一起看课文。
孙老师发言:我认为导语设计贵在能把学生置于情境或角色化,一下子带进课堂,带进课文。我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假设日本侵略了我们,把我们蓬莱割让给日本,日本下令从明天开始不允许咱们同学再学习汉语了,而一律改学日语,今天就是最后一节汉语课,同学们可以想象一下,面对这种突如其来的变故,我们的心情会怎样呢?(稍顿,在学生一惊一愣之际接着导入)这仅仅是个假设,而在法国“普法战争”期间就真的发生过这样的事,具体是一种怎样的情形呢?今天,我就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法国著名小说家都德根据这个事写成的小说《最后一课》。
(二)关于小说人物分析
笔者的“人物分析”,主要是引导学生找找划划描写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外貌、心理等的语句或语段,通过互动讨论,来分析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点,而显得支离破碎,没能扣紧情节和环境来进行分析。
陈老师发言:讲小说,抓住小说三要素,以人物分析为主这无疑是正确的,但人物分析有条重要的原则,那就是不应该脱离情节和环境来分析人物。这一课的情节大致是开端(课前)-----发展(课中)-----高潮、结局(下课);环境包括自然环境(上学路上、教室里)和社会环境(普法战争,法国失败,阿尔萨斯被迫割让,这里的学校不让学法语而改教德语)。
(三)关于知识点和思想感情
笔者注重梳理知识点,以为把重要的知识点抓出来引导学生搞明白、理解它、记住它也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忽略了引导学生同小说中的人物同活动、同思考、同悲欢,从而使学生的心灵、感情受到强烈的熏陶、感染、震撼和升华。
吴老师发言:徐老师对这篇小说的一些知识点,譬如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的分析、人物性格的提炼、人物感情前后变化的特点,都把握住了,但整体感觉缺少小说带给我们的那种感动和激情,问题可能就在于肢解了课文,没能按照情节脉络来充分地体验人物的思想感情并使学生产生共鸣。
(四)关于拓展延伸
笔者“延伸拓展”的安排是让学生列举自己了解的或掌握的有关爱国主义的人物、故事、名言等,以期让学生通过这些爱国人物、事例、名言,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爱国主义主旨的了解和把握。
刘老师发言:在课文没讲深讲透之前,应忌缀上一个多余的“尾巴”。在“延伸拓展”环节,我设计的思考题是:国难当头,小说的主要人物的思想感情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而在平时,享受和平、安宁和美好的时候,却不知道珍惜,不知道发奋,这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就这个问题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体会反思,充分发言,主旨导向无非就是居安思危,要珍惜,要发奋,要进取,要建设强盛国家,要积极爱国,不要单等遭受侵略了才被动爱国。
(五)关于小说主旨
笔者处处扣应爱国主义来讲,没有进行具体分析,把握没到位。特别是从“延伸拓展”环节上更能看出问题,学生列举的爱国人物、事例、名言,只要沾点边儿都行,的确失之笼统、宽泛。
张老师发言:讲这篇小说的主旨,不能停留在一般意义上的爱国主义。实质上,本文体现出来的爱国主义,准确一点讲,应当是被国难激发起来的真实的、强烈的、可贵的爱国激情、热情,否则,我们对韩麦尔不够尽责的地方就很难自圆其说,虽然我们可以从人无完人的角度来解析,但把爱国主义具体化理解则也更符合小说文本的实际。
(六)关于教师状态
李老师补充发言:熟课文因为太熟了,教师容易产生“审美疲劳”,有时候讲起来感情往往酝酿不到位。教师应降回到学生所处的“原始状态”来对待课文,努力做到跟学生协调同步,以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思维碰撞后的感想
1.要跳出“教参”。对“教参“上的材料应先装进脑子里加工,再吃到肚子里消化,变成自己的东西,也就是说,既要入乎其内,又要出乎其外,不能图省事儿,简单照抄照搬。
2.要超越自己。一篇课文教了一遍或几遍之后,再教的时候往往是拿旧教案“照本宣科”。朱永新教授就曾说过:“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有一些人,他教了1年,然后重复5年10年乃至一辈子。”这是最可怕的事情,也可以说是教学的大忌。教无止境,贵在创新,所以不断学习、永远探索,应成为我们教师最应具有的工作品格。
3.要共享集体智慧。星多要共享集体智慧。星多天空亮,人多智慧广。你想一点,我想一点,他想一点,凑起来既带点亮智慧的天空,又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儿。要有效利用集体智慧,重要的是实实在在搞好集体备课,切实加强互助研究,关键的是要用真心、不保守、讲真话。
4.对教学内容要保持新鲜感。课文是不变的,但对课文的理解和教法是可变的,教师是不变的,但教师的心情是可变的,课文是旧的,但学生是新的,因此,教师对已教过的教学内容,应当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和心情,努力保持“每堂课的心情都是新的”。
(《烟台教育》2017年第7-8期 教学相长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