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信息
热门信息
 
 
 现在位置:首页 > 队伍建设 > 阳光人生

揭开文本阅读的神秘面纱

时间:2017-09-07 20:17:42  来源:蓬莱市第二实验小学  作者:陈晓妍

 

崔峦先生在第七次全国阅读教学研讨会上发出呼声——阅读教学要利用课文这个“例”,得意、得言、得法,努力实现“例”的增值。北大曹文轩教授说:语言应用问题、文章做法问题――技巧方面的、修辞方面的,都是语文所要讲授的,这是语文课非常重要的层面。“写什么”人人看得见,“怎么写”“为什么这么写”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却是个秘密,关注言语形式是语文教学的本体回归。所以,小学语文教学就要充分利用课文例子,为孩子们建构阅读写作支架,大幅度提升学生的阅读品质。吴忠豪在《分类编制阅读试题的讨论》一文中,将阅读能力要素划分为“获取信息、整体感知、形成解释、反思与评价”四项。笔者重点从后三项展开,揭开文本阅读的神秘面纱。
一、点拨概括技巧,授之以渔,为“整体感知”建构
阅读教学的规律为“整体-部分-整体”。“整体感知”是阅读教学的第一步,课程标准指出“在阅读中尤其重视培养整体把握的能力”。它要求学生对课文有整体的把握,把文章看成一个整体来全盘考虑例如:概括主要内容、给文章加个题目、明确文章的写作目的、主题。然而,这对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来说并非易事,教师要能够授之以渔。
(一)围绕课题整体感知,即课题拓展法。课题是文章的眼睛,很多文章都是以所要表达的内容来命名的,如《女娲补天》《盘古开天地》《玩出了名堂》《触摸春天》。教学此类文章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课题来拓展,进而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围绕关键句整体感知,即:关键句感知法。小学段不少课文都有统领全文的句子,如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句、中心句等,觅得这些句子,也就寻到整体感知课文的捷径。如《颐和园》开篇第一句话、《养花》结尾段、《秦陵兵马俑》的过渡句……这些关键句的呈现方式因文而异,有开篇点题、有篇末总结、有全文概括、有段落小结。语文教师引领学生探寻到关键句的“藏身之处”,用最快的速度整体感知课文主旨。
(三)围绕六要素整体感知,即:要素归纳法。写人记事的文章一般都包含了 “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包括起因、经过、结果)。教学时通过这种引导学生找到六要素,用一些词语串连成一句通顺的话,就能概括文章大意了。
(四)依顺序叙述整体感知,即段意相加法。如《观潮》按作者叙述“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顺序感知钱塘江大潮的盛况。《爬山虎的脚》五个自然段分别写了它的位置、叶子、脚的样子、一脚一脚往上爬及脚与墙的关系。各个自然段的内容相加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五)关键字组词整体感知,即词语提炼法。《最后一头战象》课文很长,共有23个自然段,写了战象嘎羧的四个感人片段——英雄垂暮、重披战甲、凭吊战场、庄严归去。但要学生概括出四个短语有一定的难度。我引导学生把课文四个感人的片段概括成四个带“重”的二字词语,如此一来,难度适中,学生很快概括出“重生”“重逢”“重临”“重归”四个词语。长长的文章,读成了四个词语,理清了课文的“框架结构”,课文的内容就迎刃而解了。
此外,还有列表格梳理法、追溯原因法、示意图绘制法等,教学有法,法无定法,重要的是我们教师的用心,授之以渔,让学生能在自主阅读中选取最优的角度切入,快捷地提取信息,把握文章脉络,整体感知课文。
二、渗透语文公式,举一反三,为“形成解释”建构
“形成解释” 要求学生在全面阅读文本的基础上,联系各个部分的相关信息,对文本进行整合并加工,结合自己的既有知识经验来建构意义。
纵观数学教学“清清楚楚一条线”,围绕一个定义、一个公式、一个知识点展开,教学简约清晰。然语文教学总是“迷迷糊糊一大片”,能否也巧用语文公式、语文定义为学生语言建构呢?在阅读查阅了大量资料后,却也总结出一些实用性颇强的语文公式。
作为极富灵动性的语文教学,如何将公式融会到你的阅读教学中呢。以一堂《槐乡五月》为例,与大家一起分享一下,语文公式在课堂上的呈现。
品赏本段课文修辞的精妙:槐乡的山山洼洼,坡坡岗岗,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有的槐花抱在一起,远看像玉雕的圆球;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近看如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头上的小辫儿。
【公式】:修辞手法的作用=确认修辞手法+修辞本身作用+结合句子语境
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这是三年级的一堂语文课,在教学中老师是这样展开的:
师:(1)你发现了吗,这段话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师:(2)作者分别把槐花比作什么?
师:(3)请同学们在心中反复读比喻部分,你脑海中渐渐地出现了怎样的槐花?
师:(4)多么生动的画面呀!请同学们这样完整表述一下。
本段话运用了      修辞方法,把    比作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评析】:前三个问题,从公式的三个层次做了分解提问,形成自下而上的思维梯度。紧接着,老师给学生一个完整的表达建构。如此一来,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关于比喻修辞的“解释”一下子严谨起来,系统起来。
这时候,老师又出示了朱自清《荷塘月色》的一段比喻,让学生品赏散文的精妙。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生:朱自清运用了3个比喻,把荷花比作明珠、星星、美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荷花的美丽,表达了对荷的喜爱之情。
【评析】:因为有了以《槐乡五月》为例,对比喻的解读建构,所以在解读《荷塘月色》时,学生们以范式进行解答,完整而准确。一切景语皆情语,学生不知不觉中还解读到了散文的语言密码。而后再去运用比喻写作,就水到渠成。散文中比喻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一气呵成。
不管是语文,还是数学,在教学中都应该依据“认识—实践—迁移”的认知规律设计教学流程。如果说,数学的公式是开放的,张扬的,那语文的公式就是含蓄的、内敛的,它可能是呈现在黑板上的,也可能是归纳在老师的语言中,或是隐藏在教学的序列里。总之,我认为,语文老师心中必须有公式,有范式,才能让自己的语文教学思维有逻辑、有的放矢,方能逐步在孩子的头脑中“形成解释”。课文是例子,我们语文老师就要用脑用心,努力实现“例”的增值,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三、拓展思维深度,有品质解读,为“反思评价”建构
 在信息、创意时代,社会对学生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要求学生具备信息的获取及合理运用能力,评价、创意等能力。世界各地的新课程都十分强调高层级思维能力的培养。“反思和评价”就是要求学生利用自己的已有经验对文本中表达的观点进行反思性的批判和评价,包括对内容的评价和对表达形式(结构和语言特征)的评价。这一维度的能力,关注的是阅读洞察力和思维深度,是深层次的阅读。
就以笔者曾执教的古诗教学《枫桥夜泊》一文为例,与大家探讨一下“千年钟声,千年文化”。意象是诗词的重要特色。在名篇《枫桥夜泊》中,这“钟声”文化的解读,就是深层次的阅读,这样的阅读需要老师深层次的引领。课上,我引领孩子们以人物张继为经,以历史时空为纬,多维度去感受去解读“钟声”。当钟声伴着寂寥忧愁的夜登场时,老师先是让学生入境,在乐声中轻声吟诵枫桥夜泊,然后娓娓讲述起张继落榜的悲惨经历,讲到他前途迷茫的满怀愁绪。这钟声的维度立刻得以提升。此情此景,孩子们已感受到了诗中的钟声中所寄予的人的情感,甚至有孩子提到了这寺庙的钟声有了佛的味道——多令人惊讶的表述呀!鉴赏家高仲武提到:这钟声颇有“禅味”。足以见得孩子们的理解已经进入了高层次的阅读。
课,并没有至此止步,我又随后出示了围绕着这钟声衍生的古今多篇古诗词,扩宽学生深度阅读的视野维度,将这千年的钟声文化做透。从陆游“七年不到枫桥寺,客枕依然半夜钟”,高启“几度经过忆张继,月落乌啼又钟声”,王士祯“十年旧约江南梦,独听寒山半夜钟”,直到那首耳熟能详的歌曲“留连的钟声,还在敲打我的无眠”响起。一首首似曾相识的诗句,一曲熟悉的歌曲,孩子们再次为这份“千年的钟声文化”沉醉,情不自禁地朗读着背诵着。最后以台湾作家张晓风的评价收尾:千古的钟声,不朽的文化。
此刻,你让孩子们再来评价一下这枫桥的钟声,那份深厚的文化味道就渗透进他们的回答中,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就得以全面的提升了。
语文的阅读教学,就要引领着孩子以课文为例,从广度、长度等多维度上不断增值。现在语文教学中推行的比较阅读法和群文阅读法,就是思考性阅读,提升的恰是学生的评价反思能力。这正是目前学生深度阅读所亟待加强的阅读方式。
“得语文者得天下,得阅读者得语文。”只要语文教师有了搭建支架的意识,我想,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一定能进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从而成就学生得“天下”之愿。
 
(《烟台教育》2017年第7-8期   经验聚焦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