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信息
热门信息
 
 
 现在位置:首页 > 教育督导

金普之行:一次面向未来的跋涉

时间:2017-05-18 16:21:15  来源:  作者:杨永丽

 易三实验小学   杨永丽

 

92000 吃完晚饭,收拾行囊,迫不及待整装待发……

20:50团队聚齐,邹局长叮嘱:注意安全,珍惜机会,认真学习……

21:30前往蓬莱港,踏上渤海轮渡,23:00启航,一夜辗转难眠……

104:30踏上旅顺港口,830开始经历一场头脑风暴,一次精神洗礼……

118:30宾馆房间,分小组交流研讨……

12:00顺利返程,21:00重回家中……

金普之行,可以说是一次“非常之旅”。

首先,视角非同寻常。第一次以“督学”身份,以“督学”视角,学习“督导”。“视角”不同寻常,“机会”弥足珍贵,“提升”迫在眉睫。

其次,内容非同寻常。选取的“点”取法乎上。金普区督导室拥有一支强有力的专职督学队伍(24名专职督学,均是高级教师,教育教学的行家里手),总结出一套科学、成熟的“督导工作‘五三’工作体系”。两所优质学校的硬件与软件、理念与实践,既高端大气又承接地气,在“宽阔的教育视野”下践行“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大小互育,小大互为。他们绝对是督导工作和学校建设学习的榜样和标杆。

最后,思考和收获非同寻常。全新的理念,独特的现象扑面而来,令人应接不暇,入耳,入眼,更入心。我的笔记上常常蹦出一个个问号:如何发挥专职督学的作用?如何将信息技术与督导工作有机结合?督导前、督导中、督导后应该做哪些工作?一天下来,笔记上留下圈圈点点,星号问号,有的可构成实践的框架,有的则只留下一个思考的线头。

                    收获与反思

收获一:学生发展为本——“把学生放在学校的正中央”,不应挂在“嘴上”,而应落到“实处”。

本次学习参观了两所学校,走进每所学校,处处可以看到“学生”的影子。走廊的墙壁上贴的是学生的作品以及学生对作品的评价,挂的是学生活动的照片而不是领导视察的留影;“校长信箱”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和校长对话的机会,让学生为学校的发展献计献策;大厅内设立温馨的“书吧”“象棋角”“围棋角”“钢琴角”,让学生学习之余有自己的心灵氧吧;“小海娃广播站”“小星星电视台”是学生自己的领地,他们是电视台里的小导演、小编辑、小主持人;“绘本图册”是学生自己画图、自己编故事、自己装订的小册子,里面藏着孩子们眼中的七彩世界;“百年老校 百年故事”不仅把当下的学生,还把近半个世纪的学生都挂在墙上、放在心中;50多岁的男校长可以喊出学校一半学生的名字,每天的课间操他都会站在操场的正中央看着学生从他身边经过,并参与每个班级的自由活动……学生是学校的灵魂,是校长老师心目中最可爱最弥足珍贵的天使。在这里“把学生放在学校的正中央”,不仅仅是挂在“嘴上”,更是落到了教育教学中的点点滴滴。

衡量一所学校办得好不好,只有“学生的发展”说了算。当今很多学校的课程、教学管理等各方面往往是以“教”为核心,不是以“学”为核心,更不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还有的学校把德育的重点放在对学生的管理上,即通过各种校规,“禁止”或“不允许”学生做什么,而应该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却一度被轻视,这恰恰是学生发展指导工作的缺失。如何从真正意义上把学生放在学校工作的正中央?首先应该建立以学生发展指导为核心的教学管理和学校管理模式。比如,成立学生发展指导中心,这个中心与教导处、政教处怎么整合,学校的组织结构将如何变化需要我们去探索。其次是教育思想的变革。所有的教育教学都应围绕“全面发展”“教育公平”“关注差异”几个核心关键词展开。再次是课程的变革。学校的课程应该是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基础上的必修课与选修课的结合,应该是不加重教师和学生负担前提下的多维课程的整合。总之,教育应该尽力摆脱功利的牵拉,让教育保持生命的温度,离人近些,再近些;离功利远些,再远些。

收获二:习惯培养为先——做好“根”的事业,才能收获“叶”的繁茂和“果”的丰硕。

“宇商教育”文化的“大”,孕育滋养着“五整合”课程的“小”,“五整合”课程的“小”,奠基升华着“宇商教育”文化的“大”。学校通过“您好、谢谢、对不起”七个字让孩子们学会与人交流、与社会交流、与自然交流、与世界交流。“书柜、书桌、书包”的三整理,促使学生厚重严谨、缜密、规范、有序、审美的思维品质。“坐如钟、站如松、行如风”的三姿训练是对学生终身健康的负责,在训练中共同感悟三姿中的身体健康、精神健康和灵魂健康。走进他们的教室,桌子摆放得整整齐齐,人离开座位后所有椅子都推到桌子下面,每一个桌洞里面都收拾得井然有序,教室后几台电脑的屏幕、键盘甚至鼠标都套着干净整洁的套子……这些都是习惯规则的养成。课间操学生整齐的队伍,嘹亮的口号,集合解散的敏捷性,广播操、小武术、校园舞一招一式的整齐划一……这也是习惯规则的养成。捡到的物品要放在失物招领处,校园里干净整洁没有一个垃圾桶,每一个学生向上的精神面貌……这还是习惯规则的养成。“三个三”习惯课程,让学生懂得积硅步至千里,积硅步德千里,积硅步享千里。

若干年后,在学校学到的公式、定理我们可能会忘记,背诵的古诗散文也可能记不清了,但唯独长久沉淀下来的习惯、方法、为人、规则是支撑我们前行的不竭动力,会助推我们在未来的路上走得更快、更高、更远。面对当今教育重智轻德,智德分家的现象,我觉得当务之急应该巧借东风加强“德育一体化建设”。而“习惯”是德育教育的“根”,所以,我们要以“习惯养成”为突破口,首先打破“教导处”和“政教处”独立并行、各管各的现状,将其合并成一个组室,由一名领导牵头,共同规划,统筹管理,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从而实现德育智育的合力共为。其次,改变思想,制定计划。先要明理,明白德育、智育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理儿。部分学校无视习惯养成教育,盲目追求课程与特色,追求教学成绩,岂不知表面上是分数,而背后是孩子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人生理想、意志品质、思维方式等的支撑。再要有计划,扎扎实实按计划将核心品质、核心习惯落细、落小、落实。一句话,习惯是德育的“根”,唯有做好“根”的事业,才能收获“叶”的繁茂和“果”的丰硕。

收获三:课程建设为上——多维课程整合,时时处处皆教育,事事物物皆育人。

金石滩实验学校以国家课程为核心,以地方、校本课程为两翼,以国际课程为拓展,构建了“一元价值三元特色”五整合多维课程体系。4.21宇宙日课程,让学生懂得生命成长的轨迹是需要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孕育。古筝校本课程,筝鸣中培养学生高雅情趣,促使金石滩成为古筝之乡。升旗课程,以“升旗、研学、励志”为主题达成新课程理念下“情感、态度、价值”的育人目标……

校园树上的喜鹊窝,花坛里的甘蓝,成了生命教育元素。一首班歌成为家风教育良机,山东的客人成为“一山一水一圣人”传统文化课程的引子……学生六大核心素养的落地需要课程的支撑,学生课业负担的减轻需要课程的整合。只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时时处处皆教育,事事物物皆育人。

互联网时代,世界在改变,教育就要改变,否则我们终将固步自封被时代的浪潮所淘汰。我觉得校长首先要有前瞻性思维,朝着未来的“开放”教育去一点点迈进。我们要尝试打破学校和社会的界限,打破传统行政班级的束缚,打破一个学期一本教材的老思想,打破班级授课制的学习途径等等。就拿课程来说吧,未来的课程是开放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研学旅行课程、社会实践课程……未来的课程是多维的:线上精品课程、学科分层课程、名师共享课程……

我们熟知的北京十一学校是课程建设的典范,他们的高选择性课程包括269门学科课程;34个综合实践课程;60个自主管理课程;70个职业考察课程;258个社团课程;12个高端项目研究课程;8个游学课程;6个书院课程。面对众多课程,学生必须要选择,学生人手都有一张“私人定制”的课程表。“十一”坚信有选择才会有责任,有责任才会有成长。有选择才会有自由,有自由才会有创造。当然因为地域、师资、学生等各方面的差异,“十一“丰富多彩的课程并不一定适合我们,但加强课程建设,尊重每一个孩子的需求和不一样的成长方式,应该是课程凸显的价值,也是校长应该有的课程视野。

收获四:校长提升为首——校长的教育理念决定学校的办学行为,校长首先是教育家,然后才是管理者。

牛朝霞是一位高瞻远瞩,视野广阔,有教育情怀,有智慧,有魄力的“牛”校长。她到金石滩实验学校三年时间,便创建了“一元价值,三元特色”的“宇商教育”核心文化,构建了五整合课程体系和主题式立体化教科研体系。在她先进理念的引领下,学校硬件软件、办学思想、教育实践都走在教育前列。学校的办学行为,学生的言行举止无不折射出她教育理念的影子。

黄岛也有一所学校,建校初期只招收了100多名学生,生源困乏,教师懈怠,学校危在旦夕。就在此时,学校聘请了一位“能”校长,短短几年时间,学校面貌竟焕然一新,师生精神状态迥然不同,学生争着抢着往学校挤。学校还是那个学校,教师还是那些教师,而唯独校长不是原来的校长。

一个没有习惯规则意识的校长不可能重视习惯规则教育,一个只注重结果的校长不会引领学生经历过程;一个只关注成绩的校长不会把学生放在学校的正中央。要想发展学生先要提升老师,要想发展老师先要提升校长。因为对于中国教育,校长关注什么,老师就关注什么,学生就锻炼什么。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就是一群好学生”。从某种意义上说校长就是学校教育教学行为的指挥棒和风向标。校长的“教育理念”决定学校的“办学行为”。因此,基于现实,我们首先要提升校长整体素质,构建校长队伍培训体系和校长自主发展机制。可以以点带面,高薪聘请“能”校长引领区域教育发展,突破教育发展瓶颈,带动更多校长成长。可以让校长与知名校长、与高校专家建立合作关系,找寻现象背后的理论支撑。可以制定校长自主发展机制,激发校长自主学习欲望。在已经很重视培训学习的当下,可以重点研究提升培训学习效果的有效策略……

如果说“管理者”是很多职业的公共科目,那么“教育家”则是教育的专业科目,既能做好公共科目又能做好专业科目的就是教育界的“精英”,更是学生的“贵人”。如果二者不可兼得,我觉得校长首先应是教育家。因为唯有教育家,才懂得教育规律,才了解学生成长规律,沿着“规律”的台阶拾级而上,才守得住教育的本质,进而实现真教、真学、真发展的本真教育。否则,如果不懂教育规律、不懂成长规律,实行偏离正确轨道的“错教育”,怕是管理越到位,危害越严重。南辕北辙的事儿做不得,尤其是塑造人的教育事业更要不得。

  

 

我们的教育要由“面向现代化”转为“建设现代化”,由“面向未来”走向“引领未来”,由“面向世界”走向“融入世界”,教育发展的转型,呼唤着我们教育工作者能力素质、工作方法、工作作风的转型。此行于我而言,是一次面向未来的跋涉。我想,只有融化了固有在内心的坚冰,沿着为学生铺路的方向前行,才能让我们走得更好,才能让我们的学校走得更远,才能让我们蓬莱的教育迎来生机盎然的春天!老师们“未来扑面而来,你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