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信息
热门信息
 
 
 现在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新课程改革

学生为主体的实验教学探讨

时间:2015-01-13 16:54:58  来源:北沟第二中学  作者:李渤

实验是将文本知识转化成事实知识的有效途径,实验教学的宗旨是让学生在事实证据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形成概念。《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版)强调生物实验教学需要“更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更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让学生在科学探究中“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并且需要“学生亲历探究性学习的过程”,“教师应积极提供机会让学生亲自尝试和实践。”这就要求在实验教学中全面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实验中领悟方法、获得证据、把握规律,进而形成概念。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探究实验探究课也是由问题始到解决问题上的,因此,能否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学生是否乐于某个问题的探究,将直接影响探究活动的开展。一般来说,与学生生活经历密切相关、生活中有疑问的问题容易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所以,在创设情境导入时,教师要从学生认知水平和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与将要学习的知识联系起来,精心设计导入新课。如《物质运输的管道》——血管一课的实验探究中,我用“有没有同学生病时输过液?输液的针刺部位在哪?(点出药液进入的途径就是物质运输的管道。)我们能看到自己血管内血液的流动吗?”这三个问题作为导入环节,有效地结合了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和认知水平来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学生的好奇心被引导到探究血液如何在不同的血管中流动这一实验探究的主题上了,并且因为借助观察的实验动物是活泼的小鱼而兴趣大增。
    二、由问题逻辑引领学生认同并实施实验方案
    实验方案是实验实施的保障。教师应鼓励学生在自主提出问题基础上,积极质疑设问,甚至重新设计方案。这样做可以极大地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使之对于实验原理和方法的理解更加深刻。所以在实验探究中一定要鼓励学生不墨守陈规,敢好奇猜想,好勇敢尝试,爱动手验证。
    《物质运输的管道》——血管一课的实验探究中,实验目的的确立,实验材料的选择,实验步骤的制定,我都坚持让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最终明确实验问题引领。
    比如在实验步骤的设计过程中,我穿插了以下引导问题:
    ①怎么处理才能使小鱼便于观察并且保证实验中一直活着?
    ②包裹小鱼的哪部分身体?
    ③直接把包裹好的小鱼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是否可行?
    ④小鱼是活的生物,如果它一直乱跳怎么办?
    ⑤实验中,我们观察内容的先后顺序怎么确定?
    ⑥绘图时,图中要有哪几部分内容?
    这些问题绝不是按序强加,而是随机机动,尽量让学生自行提出,自行释疑,学生在实验探究中各抒己见,相互启发,使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地加宽加深,最终确立了完善、严谨、高效的实验计划,这一过程中,学生真正成为了实验探究的主人。
    正视实验的过程中的每一个问题,探究实验中,学生两人一组,一人负责处理小鱼,一人调节显微镜观察并绘图,稍后两人交换,重复实验。凡是学生能动口的,尽量让学生动口;凡是学生能动手的,尽量让学生动手;凡是学生能动脑解决的,尽量让学生自己动脑…… 总之,引导学生全身心的投入探究实验中来,让学生最终成为发展自我,超越自我的主人。
    实验探究中难免会出现失败或数据不理想等情况,这种情况下,不应简单做忽略处理,应该抓住问题,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和分析,找准问题之所在,积累经验教训,培养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三、引导学生在实验探究中获得证据,形成概念
    探究实验过程中,学生一直是以“当局者”的身份参与其中,对于其在实验过程中的失误,疏漏甚至一些错误往往意识不到,处于一个“迷”的状态;而教师则是处于一个最近距离的“旁观者”身份,能够清楚的看到“当局者”所忽视的各种问题。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借助数码相机,实时记录探究实验过程中的各个时刻,真实的记录下学生这一过程中的各种得失表现。在表达交流盘点收获时,展示出这些即时照片和视频,不仅会给学生带来一个小小的惊喜(因为他成了屏幕上的主人公),更重要的是,这能让他们以“旁观者”的角度冷静、清晰的看到自己的问题,抑或是亮点,形成较深刻的印记,甚至是永不会忘的记忆。这样促使学生自己发现自己的不足,展现自己的靓点,学生探究实验中的主体意识,主体身份全方位的体现了出来。
    对实验过程的梳理和总结,实际是学生对事实性知识回顾、思考、提升的过程。《物质运输的管道》——血管一课的实验探究中,经过了动手探究显微镜观察和实验过程中对三种血管模型的观察思考,学生已经能够自行设计出整理表格,内容涵盖了管壁特点,管内血流情况,血管功能三个要点内容,可以明确三种血管的概念。经过自己的探究实验、思考形成的概念在记忆里才能形成较深的印记。
    总之,在实验教学的每个阶段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课堂效果评价中注重体现学生的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如此,学生就会真正成为探究实验的主人。

(《烟台教育》2014年第12  教学天地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