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莱教学研究室 王扬柱
高一、高二级部
高一年级主要研究学风问题,着重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高二年级主要研究如何提升学生的学科能力,强化高考意识,遏制消极分化。高三年级侧重研究复习方法和复习效率的问题,在高位运行下必须坚持“面向全体,保底促尖”的基本原则,力求稳定中求发展。
一、高一年级做好初高中衔接,各年级要注意知识本身的衔接和学习方法的不断发展。
高一年级注意学生从初中到高中化学学习方法的过度和衔接,指导学生从感性地学习化学知识过渡到把握化学的知识结构上来,从进入实验室只是因为好奇过渡到利用实验验证化学现象直至设计实验方案进行科学探究上来。
(一)教给学生一些具体的学习策略,例如,强化记忆化学用语的方法,整理课堂笔记的方法,建立错题本,学习化学事实性知识的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及组织策略,提高阅读自学能力的技术——浏览、就关键部分提出问题、带着问题阅读、试着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尝试回忆已经阅读过的材料等等。
(二)研读初、高中教材,通过比较、分析,找准知识内容的衔接点
1.需要补充的知识
找出初中化学出现过但不作要求而高中化学中没有出现但作要求的部分。如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酸、碱、盐、氧化物的通性;酸和酸性物质、碱和碱性物质的区别与联系;用电子式表示物质的结构;共价化合物的概念;同素异形现象及同素异形体等。这部分知识可采用集中和穿插教学相结合的形式来加以补充。
2.需要分布提高和深化的知识
①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简单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化合价
②四种反应类型的判断
③酸、碱、盐的描述性定义;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
④溶解度的概念,认识溶解度曲线的含义;有关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⑤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⑥简单的混合物(两种)计算
⑦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⑧物质的分类:混合物、纯净物、化合物、单质(金属、非金属)、酸、碱、盐、氧化物
⑨氢气的实验室制法,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
⑩常见离子的检验:Cl-、SO42-、CO32-
高中各年级要注意各模块内容之间的联系,注意各部分内容在学科知识结构上的逻辑关系,不要人为地割裂化学知识,要注意在化学学科方法学习上的连续性,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化学研究方法系统。要注意理论知识、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实验等内容的有机统一。
二、高一、高二年级精研三种课型,探索“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的课堂教学模式
1、新授课
按照“先学后教”、“用教材但不教教材”的教学理念,抓住“学生认知活动、教师导引、问题情景”三条线,尤其是做好“引人入胜”的导课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组织模式:学案导读→质疑交流,点拨指导→精研合作,探究学习→迁移应用,拓展创新
2.讲评课
首先教师必须要全批全改,对班级所有学生的答题情况、每道题目的得分情况要了如指掌,本着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深挖化学规律渗透解题方法。
组织模式一:按照“确定典型错误→归类讲解→变式练习→训练强化”
组织模式二:按照“学生改错纠错→归类讲解→讨论总结→训练强化”
3.习题课
组织模式:精选习题→精讲发散→精炼提升→反思构建
三、注意规范化教学
1.注意化学用语的规范化教学
课堂上一定要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对于化学方程式等化学用语的教学,要强化训练,每节课的课前进行听写测验,直至全部过关。
2.注意卷面整洁的训练,加强在解答化学问题时使用化学语言能力的训练
高标准严要求,要从日常课堂教学抓起,从第一堂化学课开始抓起。每次考试阅卷要从严,对那些丢三落四,马虎的同学不要有同情分,要让他们吃一堑长一智,让他们理解细节决定成败。要坚持每周2-3次的正规作业。
3.对每次测试要搞好二次过关和满分卷训练
督促学生建立化学纠错集,写学习反思,写解题方法总结。教师也要建立错题集,每周要有一次本周的错题过关训练。
四、重视化学实验教学
在实验教学中,除按照大纲要求完成实验基本操作练习,做好每个学生实验,做好每个演示实验外,特别强调学生通过化学实验来训练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实验分析能力。课堂演示实验中,要求学生根据化学反应原理,思考从哪些方面观察实验现象,怎样准确描述实验现象;或先讲解观察要点,再让学生观察、描述实验现象,分析产生现象的原因、实验装置的作用、操作方法的目的;或边演示、边观察、边分析。经过这种锻炼,学生养成了好思考、善分析的好习惯,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较快的发展,学生学习的兴趣更浓厚。
五、要关注和尊重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实施分层次教学
1.允许优生不做重复的作业和习题,鼓励优生自主学习拓展视野。
2.关注边缘生,从课堂授课到课后作业辅导要以边缘生为主,让其每天进步一点,信心上升一点。
3.布置作业一定要适量,每天要留有足够的学生自主时间,让不同学生根据需要来发展自己。
六、发挥备课组集体力量,精心编写导学提纲
制定合理的导学提纲,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带着问题对知识内容进行预习,引导学生根据提示阅读教材并有针对性地了解学习内容的重点、难点。“导学提纲”能有助于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能有助于学生逐步养成正确的学习方法。
1.“导学提纲”的编写原则:
①主体性原则:“导学提纲”对象是学生,学生是使用的主体,设计的思路紧紧围绕着“学生怎样学的”,让学生在做中学。“导学提纲”不同于教学案,它要求老师要转换角度,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在深挖教材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学生的学情、知识储备等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预习方案,使之真正成为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完成学习任务的载体。在制定导提纲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材的实际,体现以学生为本的主体性原则、以教材为主线的灵活性原则、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标的创新性原则。
②导学性原则:具有指导学生学习的作用,既要有学习内容的指导,又要有学习方法的指导,体现其导学性。
③探究性原则:把知识点加工成具有可探究性的问题点、能力点、思维发散点,知识问题化、问题情境化是高效学习的重要措施,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质疑、释疑激发学生主动思考、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在对问题的充分探究下,教师进行点拨提升,让学生从设计的问题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通过问题的解决,转化成学生能力的养成。
④层次性原则:按学生的认识规律把难易不一的教材内容梳理成有序的阶梯性的符合各层次学生认知规律的学习方案。知识、能力的跨度太大、太小,都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能力的发展。教师在编写导学提纲时认真分析知识间的逻辑关系,然后进行适当的重组整合,编写时做必要的提示,铺设跳板,作有关的知识回顾或知识链接,同时关照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导学提纲的设计尽可能建立一个知识的感知(了解)——深化(理解)——运用(巩固)的循序渐进的学习模式。
2.“导学提纲”的基本格式:
①学习目标和重点难点
②学具准备和学法指导
③预习导学(“导学提纲”的主体部分)
④效果自测
⑤总结、反思
3. “导学提纲”编制的几个注意点:
①“学习目标”的表述语言要简明浅显,可操作性强。导学提纲的最终对象是学生,表述语言太模糊、深奥,学生不容易读懂。譬如说:“通过……使学生掌握……”;“通过……发展学生的……能力”;“通过……增强爱国主义热情”,“通过……渗透学科素养或科学素养”等等。其实这些都是教师教的目标,要转变为可操作性强的表述方式。尽可能使用“记住”、“会运用”、“默写”、“背诵”等有明确指向的学习要求。编制时要求教师语言简练、开门见山、直击要点。
②“导学提纲”是为学生学习服务的,必须从有利于学生学习操作的角度思考创作,要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作为教师要清楚何时点拨、点拨什么内容(易错知识点、易混知识点、解题方法、解题规律、知识结构、注意事项、知识拓展等)。
③对于知识拓展与拔高训练要回归学科本位,突出学科特点,形成学科能力。我们化学学科,只有把化学问题放在社会环境的大背景下去启发思考,使化学学习真正与社会、生产、生活、科学技术等密切联系起来,才能使学生学好化学,用好化学。
④“导学提纲”要体现“建构性”和“开放性”。对于易错、易混、易漏的内容可设立陷阱,故意让学生产生失误,有了惨痛的教训记忆会深刻,学生也能在尝试错误中建构知识。个别问题要有挑战性、开放性,答案并不唯一,有助于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批判性、深刻性,容易引发认知冲突。
⑤“导学提纲”要体现“激励性”、“灵活性”、“多样性”。通过“导学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参与,激发了他们参与课堂、自我展示的动力和活力。对于知识学习部分,有选择地根据题目难度的不同鼓励学生自己去完成知识的讲授和解释,在这期间教师一定要不惜赞美之辞,及时鼓励表扬,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一步步接近和达到学习目标。如多一些激励的话语:试试你的身手,你能行!做一做,你一定能过关!导学案要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多样性,不应是呆板僵化的,可根据不同学科、不同的年龄段,经常交换模块、版块的设计格式,力求形式活泼、丰富新颖,使学生经常感到新奇、有兴趣,也要适时征求学生的意见,以迎合学生的心理需求。
4.“导学提纲”实施的几个注意点
①教师要做好“导学提纲”的使用与多媒体教学的整合。有效地运用多媒体及其它教具辅助教学,要适时、适度、高效。要很好地处理“学案”与“多媒体”的关系。如:导学提纲中出现的内容多媒体就没有必要再展示了,这样就会出现资源的浪费,同时浪费太多的时间,除非是特别重要的、需要引起学生特别注意的内容,或是方法指导中的重点内容;取而代之是可以使用多媒体展示台,多线程地展示学生的解题过程,解题思路,使课堂节奏变得紧凑、气氛更加活跃。
②学生课堂上注意做好学习方法和规律的笔记,以便今后复习。教师在教学时要有放有收:充分发挥课本的范例示范作用,问题放手让学生思考,重点、难点让学生议论,规律让学生寻找归纳等,最大限度的减少多余的讲解和不必要的讲解,确保学生有足够的学习和训练时间;但对于练习中的规范性、格式性要求要强调到位。同时除了注意开拓学生的思维外,教师还要提升自己,做到教学相长。
七、精心选编练习题、测试题
选题要强化目的性、针对性和阶段性。依据教学内容和课程标准,选择针对性的习题进行落实和训练知识点。解决盲目压题、题海战术现象。高一、高二年级一定要控制题目的难度,要以基础题目为主,适当增加有思维量的中等难度题目,这样就遵循了循序渐进的原则。控制好题量,多进行定时训练,培养学生集中精力答题的习惯。
单元过关、月考的测试题目的编制,不使用现成的题目,对原有试题进行改编、创新,鼓励教师自拟原创试题,使得这些测试针对性强,测试结果准确有效。尽可能要把相关材料形成电子搞,便于好资料的传承和发展、提高,达到级部之间资料共享。
八、发挥集体力量,做实集体备课
(一)集体备课的宗旨:
1.重视课前备课和课后备课。
2.重视教法的改进。
3.重视学法指导。
4.重视实验教学。
(二)、集体备课的原则:
集体备课在备课组长的主持下进行,级部主任也要参加给予监督和指导。坚持“四定”“六备”“四统一”的集体备课原则。即: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发言人;备课标、备教材、备学情、备教法、备学法、备教学手段;统一教学目标要求、统一教学重难点、统一三基训练、统一教学进度。备课组长按照教材内容将重点备课任务合理分解,选定备课内容和该内容的主备人,排出一个学期的分工一览表,发给相关任课教师,使其明确教学任务,提前准备,提高备课质量。
(三)集体备课的内容
1.备教材、备课件
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全组老师在主备人的带领下精读教材,深钻细研,做到明确以下问题:①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要使学生学会哪些基础知识?初步学会或熟练掌握哪些基本技能?培养什么能力?②本节课教材有什么内在联系?是否要对教材呈现的顺序进行适当的调整?教材的重点是什么?学生最难理解与掌握的问题是什么?突破难点的关键是什么?知识的来龙去脉是什么?设计哪些思考题?如何搭配使用?二是精心组织教材、处理教材:着重讨论以下问题:①如何引入课题?怎样根据知识的迁移规律,将新旧知识衔接,怎样开展学习新知识,都要做到心中有数;②怎样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科学合理地安排好教学程序,如何确定课件内容,对课件中的自学指导、实验指导、自学思考题、检测题我们作为备课时讨论的重中之重。具体到先讲什么,后讲什么,详讲什么,略讲什么,重点怎样突出,难点怎样突破,关键如何抓住,做到心中有数;③怎样选择和安排好分层次练习,使技能训练落实到实处;④怎样根据学生实际,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才能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2.备学生
重点备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基础、认知基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深入研究学生,才能找准教学起点;才能知道哪些新知识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自己解决,哪些需要教师引导和点拨?通过对学情的了解,确定哪些知识应重点进行辅导,哪些可以略讲甚至不讲。
3.备作业
作业设计是教师了解和掌握学生学习情况的一把尺子。把精选习题作为提高学生能力的有效载体,每天安排两位老师出作业,要求每天的作业要做到“适时、适当、适量”。所谓适时:即以当天新知为主、以旧知为辅;所谓适当: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立必做题和选做题,以满足不同学生需要;所谓适量:即不论是课堂作业还量课后作业,都严格控制作业的量,保证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作业题型和内容的设计既相对固定又有所变化,相对固定是针对基础知识掌握的内容,变化是指不断收集学生平时作业中的易错题,及历年来的相关高考试题,来充实作业内容,定期给学生反馈练习,加深巩固。
(四)集体备课的程序
集体备课的基本程序是:个人初备—集体讨论—个人细备。
1.个人初备
主备人一周前就要对下周授课内容进行深入钻研,反复阅读教学参考书及有关资料,打印好教案、制作好课件,确保在集体备课时人手一份。集体备课时主备人要以说课的形式重点说教学过程,要求做到:①说教学全程的总体结构设计,包括自学指导和思考题;②说教学环节的安排,包括如何引入新课、如何引导新课学习以及如何过渡衔接;③说教学重点、难点的教法设计;④说板书的设计,包括板书的内容;⑤说作业设计:包括作业中各题设计的目的、学生在“作业”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分层设计的作业及意图。
2.集体讨论
在听取了主备人发言后,组内其他教师充分讨论、各抒已见,同时提出改进教学方法的建议。发表自己的教学设想并阐述依据,经过“争鸣”,形成共识,实行教学上的“四统一”, 即统一教学目标要求、统一教学重难点、统一三基训练、统一教学进度。从而初步确定教案和课件。
3.个人细备
集体备课后,每一位教师都应从本班学生实际出发,对集体备课的内容进行消化、吸收,再补充,进行“二次备课”。如对教学环节的再设计、教学情境的再创设,使自己的备课既充满集体智慧,又体现个人风格,突出创新。因此,个人细备不是集体备课的简单重复,而是对集体备课的再认识,再创造,是集体备课的深化和延伸。 当然,集体备课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个性,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方法,只有根据具体情况,充分发挥教师的创造性,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高三级部
研究复习方法 提高复习效率
一、全面做好高三复习工作
一轮复习以章节为顺序为主进行全面系统的复习,部分内容可适当调整和整合,近几年烟台市的复习顺序一般为,必修Ⅰ按章节顺序,必修Ⅱ的反应原理部分合并到选修Ⅳ《化学反应原理》,必修Ⅱ的有机化学部分合并到选修《有机化学基础》。单学科训练、适当学科单元内综合,单学科归纳总结,是主要的复习形式;基本按照课本的知识序列,分单元进行全面复习;重点是锤炼知识,夯实基础,循环提高;着重抓纲务本,建立以章为单元的知识体系,解决知识的覆盖面,在广度上不留死角,在深度上不留疑问,过好“三基”关(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因为这一阶段是对学科基础知识的复习和整理,使之深化并系统化和网络化,引导学生把握学科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的内在联系。单元过关是搞好一轮复习的关键。
二轮复习以专题复习为主,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着重进行学科内知识的适当综合,建构知识框架和认知序列系统,课堂上要特别注重“知识整理—网络构建—问题解决”,要求学生能运用学科内的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在认知能力、学科素质上产生一个大的飞跃。适当进行学科间交汇点、学科知识与社会实际的联系点及现实背景的研究探索。认真搞好单学科分析、努力做好试卷讲评,查缺补漏,抓好矫正教学,强化方法迁移,达到多题归一,使学生能力进一步得到提高,这是搞好二轮复习的关键。
理综的合卷练习、分科评析是三轮复习的一种重要的复习方式,同时根据合卷训练的情况,进行以查漏补缺为目的的小专题复习和训练。三轮复习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巩固第一、二轮复习的成果。主要是利用模拟训练,让学生认真检查自己在本学科复习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力求尽快完善,稳中求进。训练的内容仍以学科内知识的综合为主,化学可以安排7+4的定时训练。同时,要有针对性地研究各类题型的解题规律、解题技巧,并进行分类训练。注意加强分类指导和个别辅导,使学生学科知识融会贯通,联系实际的综合知识触类旁通。并养成良好的答卷习惯、技巧和应考心理,以提高学生参加考试的实战能力。
二、一轮复习坚持提纲导学,逐步落实知识点
《导学案》内容至少应包括: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可以是学习提纲、教师讲授的要点,也可以是学习目标、重要的知识归纳、规律总结、方法点拨等等)、问题(教师设计的问题情境、教师预计的疑难问题、例题、习题、检测题等)、课堂反馈的方式或相应的测试题、作业或思考题等。
应根据不同的教学环节设计不同形式和内容的学案,每节课都要有《导学案》。可以考虑因教学内容的连贯性两节课或几节课使用同一个学案,但不能连续长时间使用同一个学案。
在集体研究的基础上,确定出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将教学内容分解为知识点),明确重点、难点、疑点和易错点,设计情景材料或者自学阅读提纲,设计思考题,形成讲义,印发给学生。
各种学案要设计一些固定的栏目,例如:
预习学案应包括:预习的内容(需要阅读研究的教材内容、相关的材料等)、预习提纲、发现的问题、正课时要呈现“学习成果”的项目及呈现方式等。
正课学案应包括:预习时发现的问题的陈述及解决办法、教师要讲解的问题、学生讨论或探究的课题、典型例题、当堂训练及测试题、学习反思总结等。
拓展训练学案应包括:对课堂和教材内容的回顾、基础训练、能力提升训练、拓展创新训练、学习本部分内容的主要收获等。
测试点评学案应包括:对测试题的认识、测试的主要知识点的汇总、在本次测试中出现的主要问题、这些问题是否解决了、错题重解、教师补充或强化的内容、例题及习题、二次过关测试题等。
三、一轮复习要坚持“细、低、全、本、实、味”的复习思路
第一轮复习这一阶段的目的是要对初、高中学习到的化学基础知识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复习,按照知识板块将化学知识进行全面的回顾和梳理,夯实双基,编织成结构良好的网络,消灭知识盲点,达到“会做”继而“做对”的要求。这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细”。 高考化学特别重视分析能力、思维能力的考查,语言表达要求更准确,知识面更广,细节要求越来越多,因此复习要做到全面细致,精心复习全部知识点,不遗漏《考试说明》规定的基础知识,这是复习基础知识的最基本要求和方法,也是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的着眼点。教师要切忌挑选自己认为的“重点”、“热点”,反复讲解和习练,造成其他知识点复习的淡化,给学生的知识结构留下隐患。
第二、“低”。高考化学试题特别重视基础知识的考查,这就要求复习时要把握中低难度,不偏离教材内容和考试说明的范围要求,不选孤僻偏怪的题目,不随意“挖深”“挖宽”知识,不脱离学生自身学习状况,不超越教学基本要求,将“双基”抓好,为后面的复习打好基础。
第三、“全”。复习要针对全体学生,要让所有学生都能掌握考试说明所要求的最基础的知识和技能。要从每一个知识点和每一位学生两个维度抓落实,即要把每一个知识点落到每一个学生身上。这要求教师课堂上要关注、照顾到每一位学生,课下要有计划地批改每一位学生的作业和练习,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再结合辅导抓好落实。
第四、“本”。高三化学复习中,任何参考资料都不能完全代替课本。知识源于课本,高考题的“根”在课本。在复习时要增强对课本的使用意识,以课本为复习过程的支撑点,按《考试说明》要求的知识内容,逐条对照过关,使课本分散繁杂的概念和理论知识条理化、系统化,避免出现“以考代学”、“以练代本”的做法。
第五、“实”。要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选题,要选出那些“一做就错、一听就懂、实质模糊”的试题,要挖掘学生思维深处的错因,真正搞清楚错误的“元认知情结”。一定要将学生的错题进行归类汇总,必要时还应选择一些题目在周练、月考中予以加强。引导学生重视错题的巩固,强化有效诊断。
第六、“味”。要提高一轮复习课的品味。善于整合、融合、精合,多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多给学生限时作业的时间、多给学生展示和提问的时间,教师应多上解决问题课,少上预设问题课;要多上题型变式课,少上概念堆砌课;要多上错题分析课,要少上复习浓缩课。即将开始的一轮复习要以问题、经典试题为中心进行系统建构,梳理有价值的问题,并根据问题编制试题,并注意试题、练习系列化。
三、高三化学复习课课型
(一)知识梳理课
1、七程序复习法
课堂导入→高考考点展示→回扣基础知识→分考点针对性训练→考点变式训练→师生总结拓展→学生自我消化总结。具体程序如下:
[课前准备]复习课比新授课更需要精心备课,认真设计教学思路,否则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在备课时应注重对例题、习题、方法等方面进行精心的设计。(1)精选的例题必须具备典型性、针对性、启发性的特点。一般我们选择历年高考题作为例题(2)练习题的遴选必须有针对性、层次性、实效性的特点。(3)解题方法的训练应具备综合性、多维性。
[课堂导入]“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课的起始阶段,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他们的思绪带进特定学习情境中,对一堂课教学的成败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三化学复习课,在进行课堂导入时方法多种多样,可以以提问、听写、集体复述的方式,也可以课堂习题小测试的方式导入,但整体要求须使课堂导入部分起到知识反馈、提纲挈领、归纳总结的效果,因此在备课时应注重把知识网络、习题内容、解题方法、能力培养紧密联系起来,注重把握教材的各个章节、各章节内部各个知识环节之间的逻辑关系。
[考点展示]新课程改革以来,各地教材不能统一,内容编排存在出入,对于教师如何教和学生如何学提出了挑战,怎样吃透新课标和考试说明就成了教学中所必须解决的问题,所以在复习一部分内容之前把课标要求、考纲要求以及近几年高考的出题情况展示给学生,让他们把握好本节课的难、重点,使教师的讲授更具有针对性,学生的学习更具有目的性。
[回顾基础]每部分的复习都配有该部分的基础知识的复习题纲,帮助学生能够迅速抓住知识脉络,便于记忆掌握。对于此环节最好以学生自己填写为主,老师订正为辅,重点在于学生记忆并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考点探究]此环节的处理思路为:范例→学生分析题意→教师纠正点拨→师生提炼总结
题目以近几年高考题为主,通过学生思考、交流讨论后,由学生分析题意、提出解题方法。教师可针对学生提出的解题思路给予适当的方法点拨,对于好的地方进行及时表扬,讲解不到位的地方给以相应的补充和纠正,对于重点和难点的内容进行强调、分析。
最后师生提炼总结,教师指导学生对习题讲解过程中所涉及的知识点、解题思路、解题方法进行相关的归纳总结。
[变式训练]通过师生的共同总结,得出规律之后,然后再把这种规律应用到其他的相似的题目中去,加深学生对规律的认识。
[归纳小结]课堂小结是课堂教学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它虽然所用的时间不多,但是能直接影响到整节课的教学效果,恰到好处的课堂小结能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梳理,使知识系统化和网络化,使重、难点得到强化和升华,并且还能引导学生探讨钻研,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习题课课堂小结方式多种多样,可以以学生自述、教师展示知识网络的形式,也可以习题的形式,可以根据课堂实际情况作适当的调整。
[课堂反馈]每节课留出至少五分钟给学生作为自我消化总结的时间,及时对存在的问题向老师寻求帮助。
2.讲练结合复习法
基本程序设计,比较常用的有:
①题目带知识,考点知识化,知识问题化。即先练后讲。
②以结构带知识,从知识结构入手切入复习,顺藤摸瓜,各个击破。即先讲后练,讲练结合。
③问题导学式,精心设计高质量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回归课本,让学生直接填写或在课本上找答案。
至于按哪种程序进行,可针对校情学情实际选择,一般来讲,基础好的学校或班级,可选择先练后讲,基础稍微薄弱一些的学校或班级可选择先讲后练。近几年教学实践证明,一堂课中,应既有先讲后练,又有先练后讲,同时,要给学生一个“悟”的时间与空间,做到“讲-练-悟”有机结合,效果会更佳。一般来说,切入复习,宜采用先练后讲,以问题(或题组)为依托组织教学,即知识考点化、考点问题化。这种复习方式,选题最为关键,尤其是复习导入时所选题目(题组),既要有基础性,又要有代表性,题目越基础、越经典,效果就越好,就越能真正实现浅入深出。在知识梳理课中,出现频率很高的教学环节,就是化学用语的教学,化学用语的重要性从高考试题分析中都知道了,那么,如何进行化学用语教学?方法很多,但没有很好的法子,常用的有:(1)机械记忆,但要辅助必要的教学活动,有的教师曾总结过一句话,叫“三多二快”,多上台、多书写、多暴露,快反馈、快矫正。(2)归类(比较)记忆,对相似的化学用语知识进行分类,通过比较、联想,强化记忆。例如:同系物、同分异构、同位素、同素异形体的教学适合列表比较,联想记忆(3)在课堂上进行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比赛。(4)在教室的墙壁上张贴使用化学用语时的常见的勘误表等。
(二)专题复习课
适合按照“提纲导学(学生自学)——分点落实(整合完善)——迁移应用(自主训练)——综合提升(教师点拨)”的教学模式
(三)讲评课
讲评课的一般模式:
模式一:按照“确定典型错误——归类讲解——变式练习——训练强化”
模式二:按照“学生改错纠错——归类讲解——讨论总结——训练强化”
讲评课又分为习题讲评课和试卷讲评课,是高三复习中的重要课型,学生的能力在复习中能否有效提高,讲评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要上好讲评课,还应注意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讲评的几个环节。无论哪种讲评课,都必须确保“训练→批阅→反馈→讲评→补偿”等几个环节的完整与落实,即落实好“四必”复习教学原则: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补。
2.讲评的基本方法。评的基本方法就是归类讲评,归类的内容很多:按考点归类,按能力要求归类,按解题思路方法归类,按高考题型归类,按错题、错因归类等,同是错因分析,又有知识方面的、思维方面的,心理方面的等等。
3.讲评的基本要求。讲评要做到五忌:一忌讲评无针对性;二忌泛泛讲解抓不住重点;三忌简单对答案分析不透,要点不清;四忌就题论题,不归纳,不总结,不深化;五忌讲完了事,不跟踪补偿。据此,讲评力求做到以下几点:(1)归类讲评,对出现的问题要进行归类讲评,切忌头疼医头,脚疼医脚。(2)重点讲评,精讲不等于少讲,而是针对讲评。针对讲评,从大的方面来说,讲重点、讲热点、讲双基应用的薄弱点,讲学生的易错、易混、易模糊点。具体讲每一个题时,应重在讲思路、讲方法、讲规律。(3)注重过程评析。要创设条件,让学生充分展现思维过程(你是怎么想的,你为什么要这样想?);针对学生思维缺陷,切实讲清错因,以达到“与其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教学效果。(4)变式讲评。注重变式(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多题归一)训练,从多角度归纳总结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规律,讲评不仅就题论题,更重要借题发挥,讲这个题的规范解答;讲这个题的深化变形;讲这个题与同类型题目的联系等,使讲评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5)讲评课也不能“满堂灌”,必须给学生留有思考时间与反思的余地,一般约10--15分钟,时间长短可根据校情学情而定。(6)跟踪补偿,二次过关。针对学生存在的重点问题,要设置跟踪补偿练习,补偿练习又分当堂补偿和专题补偿,当堂补偿练习,短小精悍,数量不多,质量要高,针对性要强。专题补偿又叫阶段性补偿。每次讲评,要求学生,红笔纠错,错题入集,二次批阅,专题补偿,三次过关。讲评的几个原则:①及时性②针对性③层次性④反思性⑤开放性、创新性(探索性),即变式训练⑥补偿性。无论什么课型,讲与练都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最基本的重要环节。这更是二轮复习教学中首先要研究好的一对矛盾,讲须练、练必讲,但讲什么、练什么,讲多少、练多少,有个度的问题,这个度是个教学艺术问题,也是决定课堂教学效率高低的关键。
总之,无论是哪种复习课的课型,在教学上要体现三个特点-----倾听、追问、延伸。倾听---教师在梳理知识点的同时,更要注意倾听学生的反应,给学生说的机会,从而了解学生的薄弱所在。追问---学生对于复习课的内容,往往是似曾相识,打开书了然,合上书茫然。需要教师的层层设问,从而使学生对于知识点的认识到位、理解到位!延伸---在知识点梳理、巩固之后,适度的拓展、延伸是必须的,因为复习课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学生能够将原理转化为观念,观念上升为解题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