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信息
热门信息
 
 
 现在位置:首页 > 队伍建设 > 研训成果

2014年烟台市中小学教师读书征文获奖作品选登8

时间:2015-02-02 09:51:04  来源:教科所  作者:张爱青

以生为本

——《学生第一》随笔

蓬莱潮水中学  张爱青 

“闪光一次,也许就成了这个孩子上进的起点。” "学生永远是学校的主人,学校的一切活动,都应当指向学生、为了学生、成长学生,一句话,学生第一。"这些话来自于李希贵先生的《学生第一》,对此我深有感触,决定一吐为快。

翻开扉页,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淡淡的粉棕色和一句无比温馨的话:“谨以此书献给我亲爱的同事们”,而在整个扉页中,除了这句话字体略大,剩下的是满满一页老师的名字!“标注所有人的名字”,这是李希贵重视每位老师的一项举措。他说要善于让出“重要位置”,让每个老师(或学生)都感到自己站在重要的位置上……我就想,当校长能这样重视老师的时候,什么会成为老师心中最值得重视的?那当然就是学生。

尊重,是一种理念,一种气度,一种作风,更是一种力量,应该成为教育管理者辛勤耕耘的第一追求。

一、营造尊重他人的氛围,体现在细节上。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强调,尊重和自我实现,是人类高层次的心理需求。从《学生第一》中,我们可以看到该校管理者尊重学生、尊重教师的许多例子。比如,邀请应届高中毕业生,与老师一起对教材进行重新修订和编写;高二学生冯嘉荟利用李希贵校长听课课间,上交成立少年社会科学院的提案,得到学校领导重视,她和少年社会科学院的几位创始人,因此获得了首届校长奖学金“金钥匙”奖;正是有了对他人的尊重,李校长诚恳邀请学生共进午餐,倾听学生的声音;校务会每个月有一次会议研讨学生提案,并请学生在会上阐述主张;在开学典礼上,全体老师为现场所有同学颁发“护照”并签名,十一学校成了欢乐的海洋,新学期如一位天使走进了每一位师生的心空。正是有了对他人的尊重,李希贵坚信,在学校少年文学院、科学院等平台上,一定会锻造出一批了不起的国家栋梁。

二、尊重,表现在生活上。搭建自我实现的平台。任何人的成长和自我价值的实现,都离不开一定的平台做支撑。教师是知识分子集中的群体,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自我实现的强烈愿望。作为教育系统的管理者,要有容人之胸,识人之眼,用人之胆,要善于搭建师生共同成长、自我实现的平台。只有这样,才能创造人才辈出、健康向上的和谐发展的格局。从《学生第一》中可以看出,李希贵校长提出了很多创意,并积极变成生动的校园实践,让学生和教师得以展示自我、成就自我。尊敬老师也体现在对教师生活的关心。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一贫如洗的家庭在教师群体中已经不多见,送米送面也不再是教师的需求。只有对教师的关心和教师的需求契合时,老师们才会把这份关心记在心里。北京十一学校“表彰教职工优秀子女”和成立“教工健康促进中心”的做法令人眼前一亮,因为子女教育和身体健康是教师生活中最重要的两件大事。

其实,教师子女教育和教师身体健康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是密切相关的。首先,爱自己的孩子是天性,子女教育顺风顺水,老师们才有心情和精力投入到学校工作中;其次,能教育自己的孩子获得成功的老师,教育学生也一定会得心应手,因为不论子女教育还是学校教育,原理是相通的。教师健康与学校工作的关系也不小,目前中小学教师身体透支严重,累倒讲台的事情时有发生,看似兢兢业业无私奉献可歌可泣,却影响工作,只有保证教师有个好身体才能保持学校工作的正常运转。

当然,教师生活中的事情很多,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仅靠学校层面是无法全部解决的,因此北京十一学校的“教师互助中心”应运而生。一方面可以帮助老师们解决生活中的难题,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老师们团结一致,相互交流,增进友谊,有利于形成积极的学校文化氛围。

三、尊重,渗透在工作中。尊重老师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引导学生尊重老师,学生尊重老师了,老师们的工作价值才算得到体现。北京十一学校为了引导学生尊重老师,每学年“评选优秀贺词、贺卡”,不但推进了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而且渐渐形成了学校文化。北京十一学校不但每学年评选贺词、贺卡,而且张榜公布标注师生姓名的贺词、贺卡,还在表彰会上让师生互动。“每一年的评选,每一次的展示都是对师生关系的提升,都是对老师们教书育人境界的升华”。当老师得到学生尊重的时候,老师们会油然而生一种职业自豪感,这种职业自豪感会极大地催生老师们的工作热情。

有时,并非学生不尊重老师,而是师生之间缺少交流的机会。北京十一学校为了促进师生交流,在“开学护照”中规定学生“至少收集到10位老师的签名”,并且举办一年一度的“校园泼水节”。当师生之间的情感在各种活动中不断加深之时,也增进了师生之间的了解,学生对老师的尊重也就顺理成章了。

四、尊重,落实在决策上。教师,很难与学校工作决策联系在一起,北京十一学校为此做了不少努力。为了及时解决问题和推进工作,北京十一学校每月征集“金点子”,月底前将办理意见通报全体教职工;为了淡化行政管理,让更多的事情通过协商、协调和协作来解决,北京十一学校让优秀教师参与学校管理;为了使学校工作更趋合理,“将最重要、大家最关心也最敏感的制度由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的代表们以无记名方式投票表决,如果某项制度在票决中没有通过,那也是学校之幸事,因为一个不合民意的东西即使再好,也不能让它在校园里实施”。我想,票决通过的制度老师们一定会认真遵守,因为这是老师“自己制定的”。当老师们的主人翁地位得到落实的时候,老师们一定会更加热爱学校,因为制度是自己定的,若再违背还不相当于自己抽自己的嘴巴吗?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真正落实教师的主人翁地位,还需要教师在工作中有一定的自主权。北京十一学校“让资源的使用者负责招投标”就是一个好做法。此举是“为了让资源的使用人有权参与决定资源的配置方向和配置方式,目标是为了更好地方便教学、方便师生”。有的学校为科学音体美器材束之高阁而发愁,如果这些器材是任课老师自己买来的,一定不会弃之不用,没用的东西老师们是不会购买的。

教师的工作是教书育人,熟稔管理的老师并不多,让老师参与管理仅限于与教学密切相关的老师们熟悉的领域。在这些领域,只有让老师们参与进去,才会得到老师们的支持与配合,老师工作起来也会更加得心应手。

教育资源利用最大化。学校充分利用校外优厚的教育资源,如大学教授,专家,学者,名师、社会培训机构甚至校友,学生家长等等积极开发校本课程,一切为我所用,荀子《劝学》曰:“登高而招,臂非如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在这点上,李希贵老师可谓挖空心思,奇思妙想,使得北京十一中的课程资源异常丰富,学校教育精彩纷呈,生机勃勃,教育环境与教育行动焕然一新,形成特色鲜明的独特的“自我”。成功学讲究“上者用人之智,中者用人之力,下者用己之力”,李希贵校长深谙此道。

李校长所著《学生第一》不仅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理想教育的篮图,更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和谐的画卷,无论是学校管理,还是班级管理,都是可以借鉴的。在这里,校园真正变成了教师和学生的家园和乐园,教师在这里幸福地工作,学生在这里快乐的学习、健康的成长、和谐地相处。书中没有提到教学质量,没有提到有多少学生考入全国名校,其实这些都不必讲,这样的一所学校的升学率不可能不高。升学不是李希贵校长和北京十一学校追求的至高无尚的目标,他们的价值取向是试图创造一个真正属于孩子们的学校,给他们搭建舞台,提供空间,创造条件,成就未来。

一切有效的管理都来源于实践的不懈探索和深度思考。李希贵先生的教育实践也“充满了紧张的探索和思考”,他的《学生第一》是一部“活的教育学”。作为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我们实验学校的教师,从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和饱满的力量,坚定地走在实践与思考的路上,人生和事业一定会收获丰硕的果实。

这本《学生第一》讲述了66个小故事,每个小故事都在诠释着李校长的办学思想,每一个小故事都凝聚了北京十一中学全体教师的心血和汗水。“学生第二”,这是从管理者的角度来说的,应该将教师放在最为重要的位置尊重他们,相信他们,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是校长治校最为重要的策略,也是校长的管理智慧;而“学生第一”则是教育价值的取向,管理中的“学生第二”,从根本上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校园里的“学生第一”。《学生第一》这本书,像是一盏指路的明灯,给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奋斗的目标。把学生放在第一位,把教师放在第一位,正因为这种智慧,我们的教育才会焕发出勃勃生机!路漫漫其修远兮,作为教育的一员,我将继续追寻一种教育本真的东西,为每朵花儿的怒放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